[工作杂感] 专属领域 只进不出

那天和经理说起来自己最近做的事情有点单一,没什么长期项目可以跟进的。

第二天,经理叫过去说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项目,是组里另一个同事的东西,很久没有进展了。让我和她交接一下。

周一开了会议,这个同事完全没有交接的意思,直接重启。

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反正我也不觉得这是个可以持续的项目。

不论是对我应付差事还是真想换人来做,看来经理所托非人。

所有项目到这个同时这里就本就是只进不出了。

无所谓,经理纵容,那又怎么样呢。

又不是自己家的项目。

关于“比较”的琐思

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都活得很辛苦。这辛苦不再是物质上的辛苦,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变得很爱和别人比较:比较职位高低,比较工资多少,比较车房优劣,比较孩子成绩学校高低。比较已经扩展到了一切层面,比如连微信都开发了每天走路步数的比较功能。某种意义上说,往好了说,“比较”这种行为可以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动力。不过,大部分的自主或不自主的比较,真的是非常烦人。

为什么要比较?

几十亿人中,作为一个个体,如何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回答“我是谁”这类的基础本源问题,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如果你要了解一个陌生人,也是需要这类的比较来实现。因此,这种意义上的比较其实不是为了分出高下(也无法用来分出高下),可以完全认为是一种“界别”和“区分”的过程。例如某个人的基本信息可以比较如下:出生于1970年代 (70后 check),生于一个边疆省份农村地区(内地落后地区凤凰男 check),到某著名高校读书直到博士(教育背景check),从事计算机行业研发职位 (职业理工男 check)。可以说看了这些个基本信息,加上脑子里面已经有的 stereotype ,对这个人的基本形象就会很容易的建立了。比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认知方式 —— 目前为止,这个概念还是中性的。

为什么可以比较?

能够分出高下的比较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会被用来衡量一切可以用来比较的元素。所以,在一个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比较这种事情往往不够流行,或者说不会是明面上承认的主流价值观。人们可以用 stereotype 去定义一类人去帮助他们认知,但是却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比较标准。而一个价值观单一的社会,由于标准够统一,比较就很容易流行开来。比如,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一个非常同意的比较标准或者说价值观标准就是“钱”。赚钱的多少,成为了很多事情甚至是一切事情的衡量标准。

人与人之间真的可以比较么?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是一个班的同学,怎么人家就那么有钱,我却这样?或者:都是一样XXX的人,怎么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境遇相差那么多呢?其实这里是混淆了一个概念:如果起始条件不平等,那么比较就无意义。比如,虽然你和你的同学上了同一个大学,一个专业,你的学分绩兴许还比人家好一点。但是,这只是代表你们有一段共同的经历,并不代表你们的初始条件是一样的,是可以比较的。对方可能有着你所不知道的家庭背景或人生经历,那么他的未来的可能性也会和你大相径庭。共同走一段路并不代表你们的未来也会差不多,也确实不代表你们可以被放在一起比较。由此产生的心理落差,很多时候可以看成是庸人自扰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什么都不是免费的

前几天查看信用卡账单,惊讶地发现 iPage 的收费记录:$155.40。于是赶紧登陆 iPage 查看,发现是虚拟主机的第二年自动续费,价格竟然比第一年上涨了很不少,几乎是第一年的6倍。再上网比对其他虚拟主机提供商的虚拟主机服务的两年总价格,发现 iPage 的报价还算是最合算的一家。于是不由得感叹自己看合约不仔细,而天下也真是没有免费的午餐。备份好博客数据库以后,当即就联系 iPage 客服,不料居然遇到了他们的客服电话系统宕机,也真是巧了。等待了20多分钟,终于联络上了网络客服。果然,在我提出不再续约之后,客服立刻给了折扣,总共只要 $109。可惜我已经是惊弓之鸟,不愿意再趟这趟浑水,坚决的和收费虚拟主机说了再见。

那现在我的博客何处栖身呢?我想到的最简单的办法,也就是目前采用的办法,是在 wordpress.com 注册了一个免费的博客,然后用 Google Domains 自动把 myborderlife.com 链接过来。博客内容的导入导出也很简单,完全不用数据库(当然也是因为想用也用不了),wordpress 站点工具中自带的“导入导出”功能就很好用,居然连博客的草稿,私人内容以及评论都可以按照原时间导出。不过缺点也很明显:不能自由的选择博客主题,也没有了 FTP 上传管理功能,最差的就是所有文章居然都是全文显示展开,弄得首页特别冗长难看。我找了好久也没有一个主题能够在首页折叠文章内容,真是免费的东西有代价,最大的代价就是个人的时间投入。看来以后真是要设置一个时间阈值了,做什么事情如果投入的时间超过了这个阈值,那就应该迅速停下,因为实在是太不值得了。不由得想起最近微博上看到的一句:

万能的大熊:说句实话,你只要秉持花钱就是对的,贵的就是好的这个原则,尽管可能偶尔被坑,但总体上。。收益还是远大于支出的。。。不管你是做营销还是工作或者生活什么的。。。追求性价比、免费资源什么的,会消耗你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会严重影响你的发展。。

以前做学生的时候,就是时间多且不值钱,可以尽情的为了免费的资源去折腾。可现在越来越觉得折腾不动了,不仅是时间不够,也是精力不足。不过,只是博客上我还没有做好投入的准备,所以也就不愿意再多花什么钱了。我也不图广告赚钱,只需要保留我喜欢的域名和一个能够发表文章的地方其实就足够了。Google Domains 的域名价格是 $12/年,这也就是我计划中的每年在博客上的投资了。够个性化又够经济。因为在我看来,一个博客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发表文章。

本来还很遗憾无法再使用 Google Analysis 来查看我的网站的浏览情况了,不料发现 wordpress.com 也有类似的功能。我不在乎转化成广告,所以也基本够用了。等到世界上没有了免费的午餐可吃,我再考虑花钱也不迟。通过 Google Analysis 的记录,我发现我的博客在建立第一年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居然也有 300 次以上的浏览量(太寒酸了,放这个数字上来真是做了好久的心理斗争… 好在我不怕丢人)。用户来源包括美国(主要是我自己吧 -_-! ),以及欧洲日本韩国甚至中国大陆——我很奇怪是因为之前查过,这个域名已经被墙了。还有大家使用的 PC 端的最主要的操作系统居然是 Macintosh ,这真是最最意外的了。种种关于这个博客的统计信息,都令我很开心。

对了,凡是公开文章,我都还记得用 Feedly 订阅存取,这也算是双保险吧。坏过几块硬盘之后,我可太知道备份的重要了。

2016你好

2015年的最后一天,带着家人们看了经典的贺岁片《甲方乙方》。套用片尾最后一句: 2015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过去一年的职场,真是平稳,没什么大的变化,工作就是按部就班的撞钟。公司合并,外出开会,准备年会。东海岸的工作生活大致还能做到平衡,不加班。记得有人说过,衡量一个工作的实际工资,不应该用年薪,而应该用时薪: 即用总工资除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很多人挣了很多钱,真的是用时间换来的。挣得少的,未必时薪就低。看看,成功的精神胜利法了一把。主要是我的职业,想上进也无门可入。

生活上,孩子们大了,今年出去度假了两次,都是海边,一次 outer banks,一次西加勒比海游轮。花销不少,但是很值得,毕竟前几年连电影院都没怎么去过。夫妻关系大有改善,大约是生活压力小了,自然会反映到生活上和夫妻关系上。

2016年,计划全家回国一次,离上次回国已经五年有余,两个人变成了四个人,可还是有点近乡情怯。家里会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可能也不愿意面对的腌臜事情,这让我很忐忑。工作上,希望今年能够升一级职称,涨点工资,行业整合对我个人影响都一切顺利吧。

锻炼,买了椭圆机; 西班牙语,准备买教材; 博客,继续续费继续写; 看书,把书架上和 Kindle 里的书都看完; 论文,看看自己的工作成果有没有可资发表的。这以上几条,大概就是我个人的新年愿望了吧。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条: 2016年,愿家人平安,身心健康。

第一次遭遇文化冲突

以前看到某些人谈到某些族群的非现代化社会举动时,总会用文化来辩护,似乎不管有多落后野蛮,只要披上了文化外衣,就一切皆可理解并且原谅了,而且还不得干涉,必须警惕自己的先进民族沙文主义。

今天在公司自己也遭遇了这样的文化冲突的事情,虽然意外,不过倒是没那么多野蛮落后的成分。

起因是一个部门外的经理找我帮忙,我因为没有十足把握于是就不愿意应承。随后他向我经理反映说我让他 frustrated。解释一通后,我的经理说这可以算作文化差异,没什么大事,他会向那个外部门经理解释。自以为已经很熟悉美国文化的我,很吃惊也很吃瘪。随后,经理向我指出了正确的处理方式: 首先应该先应承下来,以示你对他的支持,随后可以用种种客观理由让他知道此事你做不到,那么自然他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大概是我习惯了我的经理总是可以理解我的那种做事风格和思维方式吧。这件事,确实很意外。自己骨子里还真是这类人: 没有把握就不答应什么,答应了就得做到。不料人家却以为我不够诚实。意料之外,权当作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