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之:掩耳盗铃的“平权”政策

今早的NPR 新闻播报了这么一条研究成果:

为了提高非裔美国人的被雇佣成功率,很多地方推出法律,对雇主查询雇员候选人的犯罪记录的要求设置阻碍。不料,这样的政策导致雇主干脆对申请工作的非裔美国人一刀切,非裔美国人连面试机会都减少了,反而是便宜了有犯罪纪录的白人申请人。雇佣比率在种族之间的差别由该政策实施之前的 7% 增加到了实施之后的 43%。

这样的政策,或者说类似的针对某一族裔的有点特权意味的照顾政策,其实就是一种懒政,是一种草履虫式的条件反射式的拍脑袋政策。族群之间如果有种种历史社会政治造成的差异,正常的做法应该是采取各类倾斜措施,从根本原因入手进行帮扶,让落后的一方赶上先进的一方,从而弥补这个差距,使双方共同进步到一个水平上。可是现在的这类所谓的“平权”政策,包括教育界的 Affirmative Action (AA),以及某些人鼓吹的高科技公司招聘雇员时应该考虑的 AA,其实都是一种利用对落后族裔的特权照顾来达到一种表面上的结果平等,实际上阻止了双方的进步且损害了优势一方的正当权益,造成了实际上的严重不平等。

可是,为什么如此多的平权团体和组织不遗余力地鼓吹这样的政策法律,而政客和政府官员们也对这类政策趋之若鹜呢?原因很简单:效果显著,吸引选票。拿教育界的 AA 来说:如果要持续不断的对教育进行投入,弥补族群之间的差距鸿沟,从而实现落后族裔的进步,实现其占高等教育入学人口比例的不断提高,就会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未必效果显著。可是,通过所谓作用于结果端的“平权”手段,就可以保证落后族裔内一定比例的高等教育入学人口,立刻揠苗助长式的实现教育水平的“大跃进”–如果教育水平的进步就等于高等教育入学比例的提高的话。这种立竿见影的政策,自然是符合各类平权团体和政客以及落后族裔的选民的利益的,除了那些被这类所谓“平权”、实则“特权”的政策伤害的其他族裔。

这样的政策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类似的例子比如:之前看到过的一则消息,说学术界有人抱怨申请到 NIH 的 funding 的人里面非裔美国人比例太少,需要“平权”。有的人提出一种解释,说这类现象正是由于高等教育入学和学校招聘教职人员时候考虑了“平权”,导致学术界非裔美国人科学家的水平其实根本就不够格。在 NIH funding 申请时基本上是以学术水平为唯一衡量标准,这个时候,被揠苗助长的非裔美国人科学家们就再也没有任何优势了。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要靠着选票就能生产社会必需品的话,这类政策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很多领域,需要的真实的能力、学识和技术水平。通过所谓的“平权”政策,人为拔高某些不够格的群体在某些领域内的机会,必定会导致这些领域的实际退步。表面上看,蛋糕是分到了,可是未来的蛋糕好不好吃,未来的蛋糕还能不能做出来,就没有人关心了。

过去的很多年里面,少数族裔,尤其是亚裔,其实一直在搭便车。亚裔有着注重教育和积极应试的文化,作为一个“模范族裔”通过遵守并且钻研各类别人制定的政策规定来获取利益。可问题是,人家这个政策本来就不是给你制定的,如今亚裔这类少数族裔居然都喧宾夺主了,这怎么可以?于是政策变来变去,亚裔也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跟着调整,直到最后发现,亚裔没路可退了,没便车可以搭了。因为这次,人家已经是要把你赶下车了。

亚裔大部分是来自于历史动荡、人口众多的地区。在这种地区,生存第一,小富即安,是最高的生活指导原则。所以靠一项专业技能谋得一份稳定可靠工作,是最可以让亚裔有安全感的一种选择。这是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多少年作用的结果,无法责怪也很难改变。别的群体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但是人家有数量优势,是亚裔不仅现在而且今后也无法超越的。作为一个被这类政策影响的少数族裔,靠人数拼选票,永远也不会是一条可行的路。

不要想着自己可以靠选票让人家给你分蛋糕,那样根本分不到多少。最好的办法是做那个分蛋糕的人。可以参照的是美国犹太人的路径:如果这个人数少的族裔足够优秀,不断的有人能够进入可以影响政策的精英阶层(影响政策不只是靠选票),那么就可以从政策制定阶段开始来消除或者减少对本族裔的负面影响;而进入知识界文化界的人多了,就可以改变社会讨论的风向,操纵社会议题,改变各类影视剧文学作品中的少数族裔的负面的“固有印象”;另外,富起来的亚裔中如果给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捐款的人多了,人家自然就会对这类可以惠及自身的族群青睐有加,而不理会所谓的“招生入学平权”。

我们需要能够独善其身自给自足的医生和工程师,也真的需要能够参与社会决策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也许,在整体族群文化很难改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的革新,可以影响很多政策。比如前不久通过微信组织的声援 Peter Liang 警官的游行,就很见成效。有时候我在想,能不能建立一个网络平台,让原子化的不爱抱团的亚裔能够以舒服的方式影响并且参与政策制定?比如,亚裔美国人目前还没有能够给各类团体独立捐赠巨资的富豪,那能不能参考近几年大选的经验,比如欧巴马和桑德斯在初选阶段吸引非常多的小额捐款的经验,通过募集亚裔民众小额捐款来汇集成数量可观的资金,去影响某一候选人或者某一机构呢?目标应该尽可能的单一,资金总额达到某一上限就可以实施捐赠。谁符合我们的要求,这笔钱就捐给谁。然后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来。这样,就可以在人数不够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的革新,用汇集小额捐赠来实现原子化散沙一般的少数族裔的政治诉求。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整合的产业最成熟

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寡头的诞生,石油化工等行业就是鲜明的例证。新技术导致的大革新不会再有,取而代之的就是微创新。中小企业不会再有技术大规模进步带来的福利,不是纷纷倒闭,就是被收购,再要么就是合并抱团取暖。

我所在的 IC 设计行业,或者说整个半导体行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了许多次大规模的合并或者收购。这一风潮和半导体行业内的摩尔定律随特征尺寸不断缩小而逐渐失效关系密切。随着特征尺寸的缩小,集成电路生产越来越成为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数亿美元的投资才能够勉强凑够一套生产线的设备,长达三个月的生产周期,以及居高不下的次品率,都让这一切雪上加霜。除了少数巨头,比如 Intel,TSMC,SAMSUNG,和 Apple 等等企业能够负担得起独立开发的成本,大部分的其他企业都只有抱团取暖的能力了。合并或者被收购,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内保持竞争力的最好的方法。

这个行业整合的风潮还远远没有结束。只要未来的技术革新没有大到会带来新的绝对优势,那么靠资本投入和并购整合,来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从而谋取足够的资本回报率,就将是这个行业大部分公司唯一的出路。

这不,我们公司刚刚和同行业内排名第二的合并了不到两年,现在就又成了下一个被收购的热门目标。你说是不是该关注一下本公司的”内部员工股票认购计划”了呢?哈哈。

Job Security

一个部门,任务繁重。一方面,要招人,分担大家的担子,每个人都轻松一些,就需要在上级那边争取预算。另一方面,招的人多了,工作被大家分担了,每个人轻松了,那么每个人的必要性也就降低了。所以,经常哭穷以求争取预算、哭喊着人手不足任务太多但是又不急着招人,就成了部门经理的基本功和必修课。要让老板知道你们部门任务繁重不可或缺,但又不会觉得是因为你们部门太无能以至于无法胜任手上工作导致哭喊,绝对是一项技术活儿。

第一次遭遇文化冲突

以前看到某些人谈到某些族群的非现代化社会举动时,总会用文化来辩护,似乎不管有多落后野蛮,只要披上了文化外衣,就一切皆可理解并且原谅了,而且还不得干涉,必须警惕自己的先进民族沙文主义。

今天在公司自己也遭遇了这样的文化冲突的事情,虽然意外,不过倒是没那么多野蛮落后的成分。

起因是一个部门外的经理找我帮忙,我因为没有十足把握于是就不愿意应承。随后他向我经理反映说我让他 frustrated。解释一通后,我的经理说这可以算作文化差异,没什么大事,他会向那个外部门经理解释。自以为已经很熟悉美国文化的我,很吃惊也很吃瘪。随后,经理向我指出了正确的处理方式: 首先应该先应承下来,以示你对他的支持,随后可以用种种客观理由让他知道此事你做不到,那么自然他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大概是我习惯了我的经理总是可以理解我的那种做事风格和思维方式吧。这件事,确实很意外。自己骨子里还真是这类人: 没有把握就不答应什么,答应了就得做到。不料人家却以为我不够诚实。意料之外,权当作学习吧。

成功学

我觉得是,如果一件事情大部分人有的是好的,那么就是可以学习做到的。如果一件事情只有少部分人有,那么就不可复制。

托尔斯泰的名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企业呢正好相反,做失败的企业都是相似的,而成功的企业则各有各的成功,这个见解很有趣,家庭和企业为什么在这一点上的规律正好相反呢,因为家庭是一个追求稳定的结构,那好的当然就相似,坏的当然就不同咯,企业就不一样了,它是一个追求成长和进化的结果,做不成就是因为适应性差,做成必然就是千姿百态,这句话背后其实还暗藏玄机,言下之意就是所有的成功企业本质上都是不可复制的。单个人也是一样,成功的人各有各的成功,所以成功学是没有用的。

Posted from WordPress for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