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较”的琐思

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都活得很辛苦。这辛苦不再是物质上的辛苦,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变得很爱和别人比较:比较职位高低,比较工资多少,比较车房优劣,比较孩子成绩学校高低。比较已经扩展到了一切层面,比如连微信都开发了每天走路步数的比较功能。某种意义上说,往好了说,“比较”这种行为可以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动力。不过,大部分的自主或不自主的比较,真的是非常烦人。

为什么要比较?

几十亿人中,作为一个个体,如何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回答“我是谁”这类的基础本源问题,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如果你要了解一个陌生人,也是需要这类的比较来实现。因此,这种意义上的比较其实不是为了分出高下(也无法用来分出高下),可以完全认为是一种“界别”和“区分”的过程。例如某个人的基本信息可以比较如下:出生于1970年代 (70后 check),生于一个边疆省份农村地区(内地落后地区凤凰男 check),到某著名高校读书直到博士(教育背景check),从事计算机行业研发职位 (职业理工男 check)。可以说看了这些个基本信息,加上脑子里面已经有的 stereotype ,对这个人的基本形象就会很容易的建立了。比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认知方式 —— 目前为止,这个概念还是中性的。

为什么可以比较?

能够分出高下的比较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会被用来衡量一切可以用来比较的元素。所以,在一个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比较这种事情往往不够流行,或者说不会是明面上承认的主流价值观。人们可以用 stereotype 去定义一类人去帮助他们认知,但是却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比较标准。而一个价值观单一的社会,由于标准够统一,比较就很容易流行开来。比如,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一个非常同意的比较标准或者说价值观标准就是“钱”。赚钱的多少,成为了很多事情甚至是一切事情的衡量标准。

人与人之间真的可以比较么?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是一个班的同学,怎么人家就那么有钱,我却这样?或者:都是一样XXX的人,怎么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境遇相差那么多呢?其实这里是混淆了一个概念:如果起始条件不平等,那么比较就无意义。比如,虽然你和你的同学上了同一个大学,一个专业,你的学分绩兴许还比人家好一点。但是,这只是代表你们有一段共同的经历,并不代表你们的初始条件是一样的,是可以比较的。对方可能有着你所不知道的家庭背景或人生经历,那么他的未来的可能性也会和你大相径庭。共同走一段路并不代表你们的未来也会差不多,也确实不代表你们可以被放在一起比较。由此产生的心理落差,很多时候可以看成是庸人自扰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为什么都去了外企

来点儿负能量 的微博:#春节同学聚会有感# 当年学习最好的都在外企当职员,学习中等的工作几年后做了管理层或者出去创业了,整天看漫画打游戏的接了家里的企业,打球耍帅的当了体育老师,打架斗殴的当了公务员,最默默无闻的一个小毛头已经成为地方领导。校花班花都离了,当时并不出众的反而越来越好看,最丑的都生活在国外。

参考我同学们的现状,上面这段总结还真不是段子,有些话还颇有道理:

当年学习最好的都在外企当职员
学习最好的基本都会走读书求学上重点这条路,不论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出国求学最后定居国外,最后看来,外企是这批人最好的选择。外企,是最讲究规则的地方,是规则摆在明处的。在外企工作,是风险最小收益不少且前途稳定可期的一条路,是一个适合从小讲道理讲规则的好学生会喜欢的工作环境。有明确规则的地方,就容易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能让当年做题如飞的学霸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就像生活在过去任意驰骋的岁月。我们班里面学习最好的几个,当年考上大城市重点大学的几个,确实不是出国留学定居国外,就是在外企做白领。

学习中等的工作几年后做了管理层或者出去创业了
这样的人,毕业之后,一般去的是国企民企,因为去外企需要的外语水平和那种外企的白领”精英气质”(此处略有贬义),他们都不具备。他们曾是学生会的骨干,拉赞助做活动无所不能;所以在企业,他们也是中坚,跑业务做应酬什么都干。他们有着最脚踏实地的对于外来的规划,他们有不甘于人下的愿景。他们接触的是这个社会的实际一面,他们知道这个社会运行的真正的规则,不像整天出入于高级写字楼豪华酒店机场贵宾室的那些外企白领们的与世隔绝。这类人一般是天资有限,但是很努力也很自知的一类人。

整天看漫画打游戏的接了家里的企业
人家当年能看漫画打游戏,就说明:一,他们有资源(不是每个学校附近都有漫画书店和游戏厅的,尤其当年),家里没有财力一般做不到;二,他们有未来,他们的未来早就规划好了,人家对学习的目的也看得透彻了,所以他才不用也不想那么努力学习,。

打球耍帅的当了体育老师
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学习并不是太好,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一般中学期间体育好的,学习都不怎么样,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最后考大学甚至考中学时,家长就会利用孩子仅有的体育特长(不属于音乐绘画歌唱等艺术类天赋)给孩子谋求加分或者特招。我们班体育最好的两个,都做了中学体育老师;还有一个是高一忽然长个子到很高的之前并没有摸过篮球的,也在高中最后一年通过篮球特长生的途径进了师范,也做了体育老师。

打架斗殴的当了公务员
一般而言,中学期间打架斗殴的孩子,家里没有背景的早就被抓起来了或者从良了,中学的帮派比拼的最终还是背景。于是,剩下的还能够继续打架斗殴的,就都是来自于有点背景门路的家庭了。这样的家庭,一般都在地方上要么有钱,有么有权,有么认识有钱有权的,于是在孩子毕业之际,走走关系,买个指标,安排孩子进入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是最稳妥的办法。我的好多同学,家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最后都走了这条路。要么考警校去公安局派出所,要么买指标进银行等事业单位。这些人,是留在我那小镇家乡的同学们的中坚。毕竟在那种小地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社会主流。

最默默无闻的一个小毛头已经成为地方领导
这个还没有例证,也许是“默默无闻”并不好定义吧。这里提一句,我的同辈中现在做地方领导的(我指的是至少副县长或县委副书记这类的),都是当年地方领导的孩子们。

校花班花都离了
我的同学们都还没到那个离婚的阶段。这个说不准。

当时并不出众的反而越来越好看
这个很难说,首要条件是当年的资质不能太差。这样,等到了社会上,学会了打扮,女大十八变,自然好看多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她变得有多好看,而是和当年的平淡无奇反差太大,大家被“惊艳”到了而已,故做不得数。

最丑的都生活在国外
这是…不予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