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理由

一年多以前的一个深夜,我被一个帖子吸引了眼球。该贴叫做《你为什么不移民?》,来自一个程序员为主的社区。这个帖子迄今为止已经盖了600多层的高楼,并且衍生出了同一社区内很多相关的移民讨论,该社区的站长也因此经常被人开玩笑说这个站已经由码农社区成功转型为移民论坛了。

作为一个已经身在国外工作的人,看到人们讨论移民的理由和移民的方法,很难以带入。大概因为自己是学生期间就出来读书,拿了学位之后很自然地留在这里工作,所以并没有经历那些身在国内计划移民的人的心路历程。因此,如果要我来讨论关于移民的话题,问题就转化成了:为什么待在国外?要不要一直待在国外不回去——也就是未来要海归还是要移民?

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待在国外?

首先,作为工程学科的博士,做博士后的机会没那么多,学术界吸引力也没那么大。自己的研究领域专业方向也很窄,能够提供对口的就业岗位的公司就那么些个,能够有个地方去,就已经很不错了。读到了博士,隔行就如隔山,没有特殊的理由,没有什么公司会招一个某领域的博士然后去让他转行做别的。于是,自然是哪里先有offer,就先去哪里把这个坑占了再说。不然,没有找到工作,在美国怎么敢毕业?这是直接原因。

其次,从薪酬待遇的角度看,国内国外差别并不大,把美元换成人民币,数量基本上持平。但是和国内相比,在国外一样的薪水,具有的购买力和相应的生活水准要好很多。简单的例子,美国这边一辆新车,如本田雅阁,3万美金左右,大约6个月税后薪水;200平米以上的single family house带院子,房价基本上等于5年的税后薪水;每月食物花销一般占月开支的十分之一;电子产品价格则与国内持平或者便宜一些。相对而言,美国唯一大的开销就是人工,但最近国内大城市的人工已经赶上或者超过美国这边了,至少从保姆月嫂这一类职业来看是这样的。当然,这里并不考虑社区社交朋友圈子等软件条件。至少,在这边只靠自己的薪水,是可以过上有房有车的体面生活的。

再次,生活在这边相对简单。这里的“简单”,指的是在一个成熟的发达的凡事都有确定规则的现代社会中生活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切按照即有的规章制度办理,尤其是有了互联网,查询经验和办理事务更加方便。你可以说这种生活缺乏激情,容易乏味,但对于只想好好过日子没有更多想法的人来说,这是非常理想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大部分通过留学拿学位留在美国的中国人,实现“一房两娃三车”的美国梦并不难。当然,隐形的“竹子天花板”——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尤其是对亚裔的逆向歧视——是存在的。而且会让人很不舒服。不过,最近看到一种说法:最歧视中国人的,不就是中国大陆么?比如户口歧视,分数歧视等等。这么来看,什么国外的隐形歧视之类的事情,也就容易释怀了(此处施展精神胜利法)。

想到的主要理由就是这么多。下面的碎碎念里面再补充。

再说说第二个问题:未来要海归还是要移民?

考虑这个问题,纯粹应该从个人角度出发,并不需要考虑那些什么游子情怀国家富强之类的理由。应该说,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地方即是家园。人是需要社会联系的,但这个需要的社会联系不见得就是伴随自己出生长大的那个最熟悉的社会联系。

是否海归的第一个考虑,就是职业前途。对于工程学科的留学生,回国创业可以说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发展方向,再加上目前国内“全民创业”的热潮,回国创业看似是一条不错的道路。不过仔细看看,所谓的“留学生归国创业”,很大一部分是将留学生自己国外学到的技术或者国外成熟的产品,利用国内便宜的劳动力和低成本优势,再加上政府扶植和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进行本地化。所谓“创业”或者“创新”,其实就是将国外的东西进行本地化或中国大陆化。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少之又少。大概是我的“创新”标准定的比较高吧,比如王选院士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在我看来才算得上是创新。海外博士归国的另一个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就是去国内的科研机构或者大专院校做老师从事科研。本人的看法是,真要是喜欢从事学术研究,那还是呆在国外比较好。尽管在国外,也不是说100%的时间都可以用在学术上,但环境比国内还是单纯的多,简单的多,安心做学问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长期不出成果带来的压力也小得多。尤其是回国做“青椒”,没有学术圈的人脉,连基金申请都是个问题。生活上就更不用说,以国内高校的薪资水平,住房出行子女教育,件件都是麻烦事。如果能在国外找到机会,还是不回国的好。就算最后要回国,那也等在国外有了终身教职,至少是 Associate Professor 级别或者领域内知名协会学会的 Fellow 级别了,再回去也不迟。国外的头衔在国内非常重要。

另一个影响海归的因素,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个问题比较现实。首先,这里的“海归”指的是“全家都归”,而不是夫妻俩“一个在国内打拼,另一个在国外带孩子上学”的分居海归。海归的人,孩子们一般都是海外出生的,那么海归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子女的户口问题,这问题说小也不小,因为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入学择校。如果孩子没有本地户口,不仅入托入学是困难,未来进好的小学中学,包括高考考试地点和录取分数线,都会是难事。当然不排除有的人不在乎这个,反而为了让孩子保持国外习惯而选择双语国际学校的。但是要知道,国内质量中上的双语国际学校,一个孩子的学费动辄一年十几万人民币,经济上给家庭带来的压力绝对不会小。在这一点上,海归到国内高校的看起来就会有一些优势,比如其子女一般可以选择进入高校附属的各级小学中学,属于高校教师的隐性福利。反观海归国内企业的人,比起海归国内高校的人薪水虽然高一些,但孩子如果无法落户到好学区,或者根本无法落户只有上国际学校一途的话,子女教育上就会有更重的负担。至于子女教育问题的其他方面,包括国内国外的教育质量差别,国内国外的教育理念差别,就是取决于个人的地区的社会的多方面因素了,无法具体比较,在此不赘述。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尤其重要,那就是父母的养老问题。其实这问题不只是只针对在海外定居的人,就算是在国内,凡是不出生在那几个一线或二线大城市的独生子女,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定居是普遍现象。那么,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大,如何给父母养老,就成了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搬过来一起住?首先要有足够大的居住空间,其次周边的生活环境要让老人不能觉得陌生无聊无趣,另外经济上也要负担的起,再有就是一家人在一起会因为生活习惯生活理念代际差异从而产生许多家庭矛盾。如果让父母待在原地养老,那么父母年岁再大一点,如果两个人身体都不好,谁来照顾?亲戚是指望不上的,都是独生子女,谁能来代替亲生儿女照顾他们的父母呢?雇佣护工?此处即使不考虑节节上涨的国内人力成本,就算出得起雇佣护工的钱,国内护工的水平和职业素养也不能令人放心。送到老人院?国内的老人院的质量环境和规范程度,也不是很让人放心。另外,说到海归的目的地,能归自己家乡的毕竟不是多数人,海归的目的城市基本就是那几个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有产业或者有高校的),这样父母的居住地和海归的目的地就不会是一个城市,无论怎么样,养老都会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问题,不独海归的人有,我看应该是整整一代人的问题。

当然,饮食安全环境健康,都是要考虑的。这类问题,都属于无法有直接证据证明短期内确实有害的,但是又是日常生活每天经历的。我只能说,有的人能为了呼吸新鲜空气而移民国外,有的人能为了前途机会而忍受呼吸雾霾。反正,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影响,短期死不了人,“我们那会儿在国内不也这么过来了吗?”,“人家国内的人不也这么过着呢吗?”。所以,我倒不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遍的海归需要考虑的因素,看个人情况吧。

还有人不喜欢国内的政治制度,崇尚民主自由;也有的人国内树大根深不回去利用这层背景关系就实在是暴殄天物。这些个因素都是个人差异,回去不回去,见仁见智吧。

总结

总之,在我看来,一般城市一般家庭出身的一般背景的人,能待在国外,就待在国外吧。除非能力强,背景好,经济实力足,否则还是不要海归了。于个人,国外过个简单的安生日子不难;于小孩,国外谋个中上学历也很容易;于老人,将就着在国外与儿孙颐养天年也不是不可。平民老百姓,考虑问题要实际,不要扯那些有的没的的宏大叙事,也不要好高骛远的比来比去。一个地方,能够让你平静的幸福生活,即可作为你的安身立命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