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治国

商人治国,最突出的一点就是: 商人会以为什么都是可以交易的。不过,国与国之间,是有底线一说的,或者说叫做核心利益。核心利益是不能用来交换的,不然就意味着想象的共同体的坍塌。会威胁到统治的基础。商业公司只需要对股东负责,或者说大股东。可是国家却要对全民负责,尤其是威权体制。在核心利益上让步就意味着执政合法性的动摇。

川普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让我想起一个老笑话: 

一个美国商人和教皇窃窃私语,问:”1000万美金行不行?”, 教皇不允,于是商人又不断加码,教皇还是不行,最后商人只好离去。红衣主教好奇问:”这么高的价格了,怎么您不接受啊?”教皇说:”价格虽高,可是他让我把每次发言后的’哈利路亚’替换成’可口可乐'”。

读书的尴尬

身在海外,想要阅读中文书,要么注册 Amazon.cn 的帐号到网上购买电子书阅读,要么就得通过海运把京东当当购买的图书邮寄过来。

电子书只适合做轻阅读,好的耐看的书还是希望有一本纸质版本,做笔记保存收藏都很好。可是,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家里的纸质书大部分都是很耐看的好书,看一本书无法快速翻阅,旷日持久,读书兴趣骤减。

不过呢,要是想读书,总还是有办法的。另外,网络的发达便利,使得我们的阅读媒介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许,不只是读书才叫做阅读了。汲取知识的方式也许本来就该参差多态。

 

书房是禁区

前几天看纽约时报对阿来的访谈,其中有一段问答:

问:周作人说过一句话:不要轻易带人进入书房,因为这会让人一下子把你看透。假如你带我们去你的书房参观,书架上会有什么书让我们感到喜出望外吗?

答:周作人说过这句话吗?我没有读到过这句,但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因为带一个人进书房,把等于是把主人所有的思想资源都现出来了。这是一种非常隐秘的资源。现在的人读书,常常是为了某个沙龙,为了与别人对话,太揣摩潮流了。

这段文字和我以前的某些想法非常一致,于是便去找了找周作人的原文,来自于他的《书房一角》的序言:

从前有人说过,自己的书斋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这话是颇有几分道理的,一个人做文章,说好听话,都并不难.只一看他所读的书,至少便颠出一点斤两来了。我自己很不凑巧,既无书斋,亦无客厅,平常只可在一间堆书的房子里,放了几把椅子,接见来客.有时自己觉得像是小市的旧书摊的掌柜,未免有点惶恐。本来客人不多,大抵只是极熟的几个朋友,但亦不无例外,有些熟人介绍同来的,自然不能不见。《儒林外史》里高翰林说马纯上杂览,我的杂览过于马君,不行自不待言,例如性的心理,恐怕至今还有许多正统派听了要摇头,于我却极有关系,我觉得这是一部道德的书,其力量过于多少册的性理,使我稍有觉悟,立定平常而真实的人生观。可是,偶然女客枉顾,特别是女作家,我看对她的玻璃书后中立着奥国医师鲍耶尔的著书,名曰《女人你是什么》,便也觉得有点失败了,生怕客人或者要不喜欢。这时候,我就深信或人的话不错,书房的确不该开放,虽然这里我所顾虑的是别人的不高兴,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出丑之故,因为在这一点我是向来不大介意的。

这让我回忆起来,当初在老家结婚的时候,几位来参加婚礼的大学同学到我家做客,进入我的书房的时候。自己的书房开放给别人了,就等于把自己的思想成长经历暴露了给别人,这非常像把人的大脑皮层平摊开来暴露出了所有的沟回给能够解读的科学家们观测一样。书房似乎是思想的私处,应该像身体的私处一样,遮起来不让人看到。(当然如果这么类比的话,那自己进书房看书就等于给自己的思想手淫一样,而两个人交流读书感受其实就等于双方的思想交媾,至于多人的读书会…)

还有一种感受其实是和虚荣心有关系。因为我在同学中间素以好读书且读书多闻名,但是由于家在边陲,平时也并没有人能知道我有多少藏书。在同学们进入我的书房的时候,有的人感慨“书真多啊”,而有的人则一言不发。我心里隐隐约约有种自己的深浅已被别人了然的感觉,但更加担心别人心里会不会想着“他读的书也不过如此”。这类虚荣心确实应该摒去,因为这并不应该是当年喜欢上读书的本因。喜欢掉书袋和别人炫耀读书,应该算是一种比较下等的读书动因了。读书只是为了好玩有趣,或者为了更明白这个世界怎么回事,似乎更加高妙一些。炫耀读书多并不停地掉书袋,其实就和炫耀性伴侣多一个档次… 看来,用性比喻读书真是根本停不下来么,也许都因为他们和“欲望”有关系吧。

消息的传播

我觉得符合微博上人们品味的消息才能流传。不是说我不喜欢看这类消息,而是说看多了你会觉得这是事情的全部么?越看越爽是真的,不过事情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这样的消息都有什么呢?一般来说,常见的有: 

  1. 关于国内穆斯林的: 凭借”两少一宽”的民族政策享受特权啦,勾结境外极端宗教势力渗透的啦,招商引资引狼入室的,学习阿拉伯文数典忘祖的,纪念同治回乱翻案宗教恐怖分子的。一般来说,涉及穆斯林的,必火。
  2. 关于熊孩子的: 熊孩子作恶最后被惩罚的,损坏了手办最后赔钱的,到处作恶最后受伤遭殃的。这类可以说一般都是编造的,因为没什么新闻报道,都是我同事,我朋友,我亲戚这类人转述,而且一般都是什么天涯励志幸,北美吐槽君首发。
  3. 关于奇葩婆家愚忠愚孝丈夫的,当然也有讲奇葩家人的: 比如产妇生孩子保大保小啊,家里买房署名问题,凤凰男孔雀女霸占城里配偶财产问题,小姑子小叔子小舅子小姨子霸占自己财产问题(此类一般还要配上无耻无知父母助纣为虐),生孩子跟谁的姓,坐月子婆婆奇葩,带孩子老人家长矛盾。
  4. 有关于孩子的: 上幼儿园奇葩家长,奇葩老师,奇葩班主任,奇葩家长班主任微信群,报不报兴趣班特长班,择校以及学区房。
  5. 有关职场的: 奇葩同事,奇葩领导,奇葩客户,奇葩甲方,奇葩公司,桃色新闻,权钱交易。
  6. 其他,都是些微博老话题加上新内容: 有桃色新闻的贪官,说奇葩话的官员,城管打人的,警察打人的,还有关于熊老人的(一般都配着”坏人变老了”的感慨),奇葩游客的。
  7. 反公知类: 台湾诈骗犯(最美的是人),美国民主黑幕(希拉里电邮门,民主党委员会邮件),欧洲难民政策苦果(白左圣母自作自受)。

这些东西,看多了,真的感觉都是套路。看久了,真的会腻。

《无声告白》

小说读不进去。我把这归因为小说不够好看,而不是我没有阅读习惯。比如,最近读完的《无声告白》,完全就是这样一部吸引人的小说,是一部看完之后让人可以回味和思考的小说 ——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

这本小说里面描写的少数族裔在美国生活的状况,尤其是移民第一代的窘迫生活,移民第二代精神上的孤立隔阂和身份认同,贴切生动到了让人压抑的程度,竟然一度让我萌生了回国的念头。小说也描写了一个美国白人女性试图改变命运、对抗社会成见的艰难,但我觉得那是作者为平衡一部小说所采用的一种手段而已——这让小说变得更加政治正确上的平衡,兼顾少数族裔和弱势女性。我的焦点还是在少数族裔——或者说华裔——的境遇上。

关于回国的打算,妻子的一句话算是说到我心里了: 如果觉得生活艰难想回国,那么就需要好好盘算一下,艰难的部分到底是因为自己的某些缺陷造成的,还是只是因为国外的环境?如果是前者,换地方也没用; 如果是后者,兴许可以考虑回国。指望做某件事就可以改变人生,指望某件事就是未来希望或者救命稻草,实在是幼稚的可笑。人需要精神鸦片来麻醉自己以求于艰难困顿中不断有前行的勇气,可自己要明白知道这是鸦片,只是用来麻醉自己的,起个暂时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要解决问题,还是得靠自己去运作,去找方法。第一代移民的生活从来都不容易。融入主流社会大概是不可能,但是更积极的参与到社群活动中,把自己变得更加“社交活跃”一些,是可行的。互联网可以提供很多信息,可是有些隔阂,尤其是与身边人的交往,是互联网也解决不了的,需要自己真正的走出去参与。

BTW,豆瓣上的很多评论,讲的太虚了,大概是很多人没有作为在美国生活的少数族裔的经历,无法感同身受。有的评论甚至把Amazon网站上关于这本小说的评论翻译列举了一下,居然也被列为高分评论。这让我极度怀疑作者是写惯了综述的在读研究生 -_-! 。